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读者来信

“泉口史诗”:泉口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

2022-07-08 21:30 读者来信 人已围观

简介一、“泉口精神”是泉口史诗之魂湖北巴东、泉口、梯田,这一串特殊的字眼,唤起我们对那个孕育了一股强劲的红色精神——“泉口精神”的回忆。泉口坐落于巴东县沿渡河镇西北...

一、“泉口精神”是泉口史诗之魂

湖北巴东、泉口、梯田,这一串特殊的字眼,唤起我们对那个孕育了一股强劲的红色精神——“泉口精神”的回忆。

泉口坐落于巴东县沿渡河镇西北端,从前这里是一片一片的石山,顾名思义,漫山遍野都是石头。石头的坚硬与冷漠、长不出粮食的残酷与无奈,阻止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想象,只能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重复着贫穷落后的日子。然而,这里的人们终究开始发问:如何在石头缝儿里求活路?泉口的历史和人民选择了这样一些人:领头人张植弟、“内当家”易维凡、“实干家”刘道礼、“老黄牛”黄兴昌、“女愚公”舒显桂、“铁姑娘”韩英……他们在改变泉口命运的道路上一路狂奔,转身回望,只留下足迹和血印。在1964年至1978年的14年间,泉口人民发扬“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”的精神,硬是用钢钎和大锤把1500多亩坡地建造成梯田、发展茶园800多亩;在坡改梯的同时,他们将小路变成大路,将油灯变成电灯,还一鼓作气实施了“家家通”广播和新农村房屋建设等工程,提前实现了“先治坡后治窝,建造舒适的生活环境”的目标,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泉口史诗。在当时,山西大寨是闻名全国的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,泉口也因为“改变穷山恶水,不等风靠雨,有所作为”的信念与作为,被誉为巴东的“大寨”。

1992年冬,巴东县委、县政府把“泉口精神”提炼为“团结协作”的集体主义精神、“艰苦奋斗”的创业精神、“造福子孙”的奉献精神,并被全州乃至全省人民奉为圭臬。时至今日,“泉口精神”依然历久弥新,闪耀着灿烂的光芒。

如今,时光已过去一个花甲之年,泉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:村头高大的古柏已经不在了,取而代之的是高高的通讯塔;新农村端庄而宁静,旁边又多了许多新潮的农舍,盘山公路和果园紧密环绕;层层梯田也披上了碧玉新装,与山峦和云朵构成美丽的画卷……人们高兴地歌唱美好生活,回响不绝的山歌在婉蜒的山道间此起彼伏,一直沉入谷底;伴随着歌声,山间的云朵时合时散,在梯田上荡漾,如玉纱拂过琴键……

梯田!这当是泉口最独特的景观。攀行在郁郁葱葱的梯田,顿然为这美丽而壮观的田园景色欢呼鼓掌。置身在梯田最深处,找寻泉口的动人之处,蓦然发现,这层层梯田仿如展开的书卷,我的心灵为之一动:这一本一本的书,不就是在描绘一个遥远而又优美的故事、一个知行合一的“泉口范本”么?放大来看,这不就是中华民族史诗的一个重要篇章吗?而我指尖,往这泉口史诗上轻轻一捻,便感觉到几十年的回响,这回响,有石破天惊的爆破声、有移山造田的劳动号子、更有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铿锵……

问渠哪得清如许,唯有源头活水来。如果说泉口人民用信念和精神使谱就了“旧貌换新颜”的“泉口史诗”,那么“泉口精神”便是这盛大史诗的诗魂。

二、“泉口史诗”是怎样写成的

(一)60-80年代:一边工地学“毛选”,一边改造石山变良田。

这是领头人张植弟带领社员们背石头垒梯田的场景。这像不像进京赶考的勤奋学子?在决定泉口命运的考场上,他们凿岩垦荒、屯修梯田,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他们是领衔“泉口史诗”的主角!

(二)80-90年代:走向大山,走向远方,他们永远在路上

在泉口史诗里,有这么一些人扮演着跟张植弟不一样的角色,但同时,也是谱就“泉口史诗”不可或缺的人物存在。他们是:谭文骄、刘祥华、张自连、郑克洪、王兵祚、邓永林、周祖斗、张志香、易兴菊、韩智、汤发军、易兴耀、胡定羽、焦国龙、王昌宝、徐宗春、韩常蓉、吴祖国……在泉口“新生代”、“中生代”群体,尤其要点赞的是,周璞、周涛、周协、周伟,还有很多土生土长的泉口骄子……当年他们凭着一腔热血走出大山,长见识,学本事,如今在全国各个不同的地方以及政商文经、金融农垦等不同的领域大显身手,更为家乡建设奉献才智,成为绕不过去的泉口骄傲。

有这样一首诗,正是他们的真实写照:“如果远方呼唤我,我就走向远方。如果大山召唤我,我就走向大山”。可以肯定的是,无论是走向远方,还是走向大山,他们永远在路上。

(三)90-00年代:投资兴企产业路,他们说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

在泉口,有一批商界精英,为“泉口史诗”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周涛的新农生态农园、刘俊的神泉茶叶、张良的神峰薯业、焦国龙的梦圆美业和正仁环保集团……他们聪明好学,勇于实践,在各自的行业领域干得风生水起。有人问,外面的世界很精彩,为什么不去更精彩的世界一展身手?他们借《绿叶对根的情意》歌词,对着泉口的山山水水回答道:“不要问我到哪里去,我的心依着你。不要问我到哪里去,我的情牵着你。我是你的一片绿叶,我的根在你的土地”。我懂了,几回回梦里回泉口,双手搂定大巴山,他们舍不得的是泉口,是这片伟大而贫瘠的泉口土地。

(四)本世纪00-20年代,:富而思进取真经,教育是最好的扶贫方式

史诗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背景庞大、结构宏大。因此,谱就“泉口史诗”,不是一个人、一群人的事情,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作为。巴东县税务局把党员教育课堂搬进泉口梯田现场、人社局把干训班基地放到泉口等等,为我们品读“泉口史诗”、升华“泉口精神”找到了很好的切入口。

2013年以来,巴东县环保局、县自来水公司结对帮扶沿渡河镇泉口、三龙洞、马寨三个贫困村。在帮扶部门的倾力帮扶下,三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、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变化。今年10月9日,他们在泉口村召开以“提振精气神,喜迎十九大”为主题的“支部主题党日”活动,极大地激发了所属村民的脱贫信心。在泉口村委,与会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,集体诵读党章,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
更加可喜的是,受扶村民对党的感情更加深厚,更加真挚,并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,在未来的日子里,他们和所有泉口人民一样,延续和传承着“泉口精神”,发展以果木、茶叶、药材为主的产业,把“脱贫攻坚,从我做起”的诺言落到实处。

今年6月,在泉口村,镇委党校一堂特色党课激情开讲。台上的老师名叫陈华兵,他说:“学容易,干难,要边干边学,精神变物质,物质变精神,改梯田就是改造思想到改造自然的过程。”就是他,23岁时跟时任泉口公社党委书记张植弟改梯田,20年时间靠钢钎大锤、吃包谷红薯换来1200亩梯田。是的,不仅仅是陈华兵的现身说法,而且就像镇组织委员、镇委党校副校长魏长晖所比喻的,“泉口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红色教育活教材,每一级梯田都是鲜活、生动的教案,都是泉口史诗不褪色、不过时的样本”。

(五)本世纪20年代:不忘初心为泉口,砥砺奋进再出发

说起泉口学子,总是绕不开周家。这里说的周家,特指泉口周家包的周氏之家。当年坡改梯的指挥所就在周家包所在的纸坊坪,而从远处就能看到的标志物便是周家包的大柏树了,而周家就在大柏树下。周家包也因为周家祖居于此,人丁兴旺而得名。兄弟姐妹六人中,排行老四的周祖斗从师范学校毕业后,不忘初心,教书育人,深受当地百姓和学生爱戴;他的晚辈们从他身上汲取精神力量,接续奋斗之源,更是耳濡目染,学养渊深,成为行业精英,而且经常为家乡建设牵线搭桥,出谋划策,在泉口当地传为佳话。“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”,以周家几代为代表的泉口人,同样不也是砥砺奋斗,热爱家乡,为“泉口史诗”竭诚努力的风流人物吗?且让我们走进“泉口史诗”,领略这样一些有教养、有担当、有乡愁的泉口人物风采吧。(周涛 久洋)